官方微信

学术

书评书讯 |《数字图像》《劳德里奇数字人文与艺术史导读》评介

2023-03-23

“书评书讯”为本公众号新设栏目,介绍海内外的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书籍或专刊,以其内容价值为选入标准,不限出版时间。栏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团队主持,欢迎投稿:rucdh@ruc.edu.cn。


本期推荐人:

史晓晗(清华大学艺术史学士,北京未名文博遗产保护与历史研究咨询师)

郭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编辑:付明易(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微信图片_20230727221743.png

数字艺术史跨学科研究案例——

《数字图像——跨学科研究集群》短评


The Digital Image – A Transdiciplinary Research Clus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Digital Art History,2021(8)


在人文学科研究中,图像一直扮演着从属的角色。对于数字人文学科来说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数字人文学界的重点仍是使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文本研究。然而“图像”作为一个变动不居又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既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且在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需要被描述和分析出来。由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资助的“数字图像”研究组尝试用理论和实践阐释图像在知识数字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该研究组共有12个研究项目,组员学科背景包括计算机科学、考古学、欧洲和亚洲艺术史、媒体研究和民族学等。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传统学科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新挑战、数字图像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和数字图像处理的新技术。

第一部分为传统学科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绘卷与数字探索:问题与挑战的呈现方式》一文详细介绍了日本绘卷复杂的材质构成、连贯的叙事特点及特殊的观看方式。新媒体时代对于如何在书籍、博物馆、网站等媒介中更好地展示绘卷提出了挑战,通过对现有的日本绘卷数字项目的研究,该研究 集中于对数字图像的媒介力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探讨了日本绘卷新的数字化呈现方式。《3D分类方法与考古鉴定标准图解:以古代兵马俑小雕像为例的跨学科合作》提出了在考古学中传统的类型学分类实践中,具有复杂形状的三维物体尚未得到合理分类的问题。该研究的目标是尝试利用包含公元前4世纪末和3世纪的200个陶器相关数据的数据集建立一个文物分类系统,开发使用3D模型识别并自动生成语料库的程序。《转型的建筑——数字图像空间中的建造过程》从艺术史与媒体批评、建筑与建筑图像生产两方面探讨数字图像是如何改变建筑的概念与生产的。《过去的颜色是什么?档案的真实与模仿的真实》探讨了黑白胶片的重新上色引发的争议。该研究以法国纪录片《二次大战启示录》为例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历史概念,并做出了批判:黑白是历史真实性的一部分,也是它们作为证据、文献和历史痕迹的一部分,更改即意味着覆盖其中传递下来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针对数字图像与用户之间关系的研究。《浏览器艺术:以风格导航》这一项目致力于浏览器应用程序的研究,探讨了研究程序化艺术作品的必要性,强调了代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的执行、表演或呈现,而不仅仅是它的书面形式,提出了“多尺度视图”等分析方法在艺术史研究中应用的价值。《数字图像策展:民族志视角下数字图像在博物馆和遗产背景中的表现》则展示了普通用户如何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和社交媒体来接触博物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和日常生活之间创造新的关系。该研究将民族志、眼动技术和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数字策展中的视觉感知和观看实践。《数字图像的背后:社交平台与推特上的公众照片——作为机器学习与新闻出版物的数据库》对数字图像的特征以及伦理问题提出了深入的见解,比如我们如何获得发布图像的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以允许我们在研究中使用其数据。《迈向数字图像的实践层面的媒体哲学——将社交媒体中的图片批评理论化》针对社交媒体用户以图片对其他图片进行评论的现象,研究了如何识别、分类和理解这些用以评论的图片,旨在从媒体的内在视角对媒体进行哲学思考,探讨图片的哪些方面受到批评,以及图片是如何被用于批评的。《隐形劳动:数字表征下的工作》指出“数字转向”模糊了“工作”与“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尝试对人类与非人类、工作与非工作、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入手阐释隐形劳动的问题。

第三部分,数字图像处理的新技术。《自适应图像——对视觉研究和媒体理论提出的挑战》强调数字图像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的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数字图像和环境之间的持续的反馈循环有助于增强图像的感知性和实用性。视觉、空间和表现层面的融合趋势预示着一种新型的视觉媒介,也就是“自适应图像”。文章对自适应图像如何挑战视觉研究和媒体理论的现有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图像合成作为艺术史的一种知识生产方法》中指出,数字图像使我们能够虚拟地将艺术品进行组装、分组和重新排列,然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都是基于潜在的相当抽象的表现形式。该研究旨在通过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方法,设计一种新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数字图像。《处理后的图像:Photoshop与Unsharp Mask(锐化算法)》使用软件研究和媒体考古学的方法,对作为数字文化生产最有影响力工具的Photoshop做了全面介绍,并通过对Photoshop流行的Unsharp Mask功能进行简短而示例性的分析,来说明软件研究方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史晓晗)




数字人文:艺术史研究中的新方法与新图景

——《劳德里奇数字人文与艺术史导读》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727221743_1.png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and Art History

Kathryn Brown

Routledge,2020


近几年来,使用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与计算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新视角、新方法的研究,在艺术史研究、博物馆实践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应用等领域已有诸多项目案例。特别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对数字资源(图片、档案、文献等)的利用与分析,促使跨学科的观点重塑着相关领域的研究、保护、利用、展示与教学。

《劳德里奇数字人文与艺术史导读》(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and Art History)出版于2020年,由凯瑟琳·布朗(Kathryn Brown)编辑整理,被认为是“第一本关于数字艺术史的大卷集”(列夫·马列维奇:《计算机视觉、人类感官与艺术的语言》,李鹤伊译,《当代电影》2021.10)。本书中提到的关键概念“数字艺术史”(Digital Art History)是对上述现象的总结,同时也是数字人文与艺术史研究的结合。不过作者并没有仅仅关注于此,而是从“艺术史”扩展到“博物馆”“艺术品分析”“数字资源”“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等众多领域,从中能够看到数字人文对艺术史、博物馆学、艺术管理学等学科的影响与渗透,呈现出这些领域的新研究图景。

本书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历史与批判性辩论”(Histories and Critical Debates)主要介绍介绍了在艺术史研究中使用的数字工具、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如GIS、数据可视化、远读等),以及利用数字方法进行研究的优势。

《数字方法和艺术史学》一文从学科发展史角度讨论了数字方法与艺术史学的相关性,作者将数字人文学科放置在艺术史中进行辩证思考,并论述一个领域如何照亮另一个领域的研究,提出并解答了“数字方法和经典艺术史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艺术史方法论最适合数字认识论?”等一系列批判性问题。《盲点:信息可视化和艺术》一文讨论了信息可视化能否被视为艺术作品,即信息可视化能够传达知识,但它能否具有表达艺术史的能力。《艺术史的数字化转型》一文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等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支撑,认为其已成为艺术史研究的新型基础设施,并成为探索艺术史的新新机会。《缓慢数字艺术史和Kubism:情境意识和开放世界游戏的承诺》则通过“KUbism”这款开放世界的数据游戏,从数据转化、可操作性等方面解答数字方法应用于艺术史研究的可信性的问题。

第二部分“文献、网络与地图”(Archives, Networks, and Maps)介绍了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方法。不同于对研究对象进行个体的点状研究或者发展史的线性研究,网络分析则是关注如何从文献、空间中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网络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学术原子化和无关联问题”(安妮·伯迪克等:《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马林青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纠结的隐喻:艺术史中的网络思维与网络分析》提出“网络”概念对艺术史研究与写作的意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即便不使用数据、计算或数学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艺术史网络的有效写作,而跳出一般的线性思维写作。《数字人文学科的空间、全球和社会艺术史》则提出“空间”概念对艺术史的意义:将地图学引入艺术史中,利用该学科的空间方法进行定位与统计,从如何绘制地图到如何分析地图,为“空间艺术史“提供一种方法论和理论框架。《映射画作:如何为作品出处注入活力》从“空间地图”出发,结合“映射提香”(Mapping Titian.www.mappingtitian.org)和“映射画作”(Mapping Paintings. www.mappingpaintings.org)两个项目,介绍如何让用户通过地理绘画,将作品中的图像信息映射在地图中,实现艺术史可视化。《艺术史中网络分析的定性方法》强调艺术史中不同参与者(个人、团体、机构)之间的“关系”,将艺术家个体置于团体或机构中,研究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等,这也是近几年来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应用于数字人文和(数字)艺术史领域受到关注的研究方向。《绘制SENUFO地图:作为超越殖民地假设的方法的测绘》论述了一种反向思想,通过制作的多模态、数字专著,使读者通过选择有关特定物品、图像、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来达成不同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汇聚成 “SENUFO”这个知识概念,使此概念具有各种可依据的“证据”。

第三部分“博物馆:真实、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Museums:Real, Virtual, and Augmented)介绍了博物馆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整合馆藏品资源,以多样的数字项目、数字服务与数字展示,得以在数字空间中激励观众参与,游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使博物馆的藏品在数字化与数字保存之后,获得更广泛地应用传播。《数字化作品指南:评估与语境化快速变化的资源》探讨数字化艺术对象的潜力和局限性,并为创造和评估高质量的数字化作品提供一些指南。《以服务为导向和以开源的方式开发虚拟博物馆》介绍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数字空间中展示博物馆的不同文物,使其成为虚拟博物馆(VM)中的集合体。作者展示了创新的开源技术和方法,包括开发定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使博物馆能够利用服务导向来改善对其藏品的访问。《艺术史领域中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重点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和严肃游戏这种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的媒介如何通过融合旧的传统和新的技术,将传统的画廊、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GLAM)部门组织与当代观众联系起来。

第四部分“用于艺术品分析的计算机技术”(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Artworks)则是讨论计算机读图对艺术品分析与艺术史研究的诸多实践:一方面,能够复制、管理、生成数字艺术图像;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对作品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学习,进而对数字艺术史进行“远读”。《策划、内容、创作:计算机方法介入艺术品》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算法生成画作”《埃德蒙·德·贝拉米的肖像》(Portrait of Edmond de Belamy)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与算法生成涉及的绘画创作的三个方面:策划、内容和创作。《计算机分析绘画》介绍最近在计算机分析绘画方面的相关进展。作者先提供计算绘画分析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集的信息,然后解释绘画情绪分析如何从计算机化的方法中受益。《元数据、物质文化和全球艺术史》一文中作者认为,按照关联开放数据的原则为数字对象创建元数据,不仅为数字项目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构成了一种艺术史的写作形式。

第五部分:数字资源、出版与教育(Digital Resources, Publication, and Education)介绍了数据库、数字图录、开放获取、数字出版、社交媒体等对艺术史数字资源的展示与获取,以及利用数字资源重构艺术史或艺术事件。《数字时代的艺术史目录》对数字目录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概述,回顾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在编目方面的首次应用,探索支持这些努力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描述最近的成就和持续的挑战,鼓励读者考虑支撑这一领域发展的知识假设和技术结构。《数字出处、开放存取和数据驱动的艺术史》认为虽然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数字数据生产有很长的历史,但数字出处领域的现状尚处于开发分析复杂数据背景工具的起步阶段。数据驱动的艺术史取决于开放的数据,以便在出处研究中提供计算帮助。数字出处不仅包括单个文物,而且提供了在其全部复杂性中检查文物数据内容的可能性。

综上,《劳德里奇数字人文与艺术史导读》在多维度的论述与案例研究中,扩展了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并且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方式、成果形式、传播媒介等带来新的思考。

(郭清


文案 史晓晗 郭清

编辑 付明易

排版 刘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