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学生活动报道

DH新青年 | 数字人文视角下艺术品元数据探析

2022-06-21


微信图片_20230907085440.jpg


本期作者:史晓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



图片
图片

摘要:图像在艺术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时代的艺术图像研究应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关联性更广阔更突出的优势。元数据标准作为图像数据库的核心要素,其细粒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图像研究的精度,当前艺术史领域较为成熟的标准范例在某种程度上仍不能满足数字艺术史的研究需要,艺术品元数据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数字人文;艺术图像;元数据




01

数字艺术史与图像数据库


图片
图片

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内范式转型的新趋势,在艺术史领域,也出现了数字化的艺术史和数字艺术史,前者延续了对数字化图像的再现性研究,而后者则更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对图像进行研究。尽管数字艺术史的概念与内涵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人文为艺术史研究开拓了新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史研究更加重视作品本体,然而艺术品通常散存于各大典藏机构,不易观看,因此艺术品图像成为研究者重要的参考资料。数字时代为艺术图像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环境,面对数字化浪潮,各大典藏机构纷纷开展藏品数字化工作,如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同时,由科研院所基于特定研究需求成立成建立的更具针对性的专题图像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图像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对于数据库的查全率与查准率至关重要,其提供的图像之间的关联正是图像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正如陈亮所说,“一个数据库的建立,包括其数据的挑选和标准化、数据之间关系的组织以及数据的排列和著录方式等,也就是元数据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可能达到的广度甚至精度和深度”。数字时代的知识网络相较于传统学术研究,其内容的关联性更广阔更突出,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内容、特征、属性。例如计算机中保存的图片或文档都包含一些关于尺寸、大小、创建时间等属性信息,它们就是一种用来描述图片或文档数据的元数据。元数据将数据结构化,使其能被计算机所理解。元数据标准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数字化资源的从“无序”到“有序”,形成能够集中管理、高效检索、统一授权并能够实现数据保值增值的数字资产。




02

国内外相关元数据标准


图片
图片

目前在艺术品领域,元数据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标准和应用范例,按照数据结构标准与数据值标准分为两类。国外常用于文物艺术品领域的元数据结构标准有艺术作品著录类目(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CDWA)、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Metadata Core Element Set,Dublin Core)、美国视觉资源协会视觉资源核心类目(Visual Resources Association Core,VRA Core)、CIDOC概念参考模型(CIDOC Conceptual Reference Model,CIDOC CRM)、Object ID。数据值标准包括盖蒂研究所的艺术与建筑索引典(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AAT)、荷兰艺术史学院的ICONCLASS图像学分类系统、普林斯顿大学的中世纪艺术索引等。


国内在数字博物馆的风潮影响下,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与《博物馆藏品声像信息指标规范(试行)》文件,确立了藏品信息、管理信息和相关文档/声像信息三个指标群的规范。此外还有《馆藏文物登录规范》《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以及《人文艺术类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等。2017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六家机构合作出台了《文物数字化保护元数据标准规范研究》,旨在为文物元数据标准提供指导性文件。此外,《中国文物分类主题词表》尝试以艺术建筑索引典为基础结合国内文物体系建立中国独特的文物分类主题词表。


图像数据库在服务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在研究与应用中寻求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平衡的关系。文物由多种历史力量塑造而成,以工艺美术类文物为例,古人对器物材料的选择往往不是为材料而材料本身,而是为人、为生活,在功能、形制、工艺、装饰层面体现出的是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与适宜性。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以往的工艺美术史研究在器型、纹样、材质等审美和艺术层面外同时注重结合社会观念、社会现象探究文物背后丰富的历史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对文物的研究除了为更好地保存其物质形态外,更重要的是应把其放在人类知识所能了解的已逝年代的文化背景下,去观察、探讨、诠释文物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环境状态。此外文物对象间的关系也值得注意,文物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文物之间的配置组合关系、文物与遗址地、遗址其他物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元数据标准中得以展现。


目前国内艺术品元数据类目可分为物理信息、特征信息、关系信息、文件信息四大类。在元数据标准应用过程中,目前的图像数据库大多数仍将“作者”“题目”“年代”“媒材”“尺寸”“描述”视为藏品最重要的信息而较为忽略艺术品所传达的人文信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如张弘星先生在采访中曾说:“人们对于作品主题的需求仅次于作者、标题、年代。但是海内外中国艺术藏品的研究长期以来非常忽视对于艺术作品主题的系统性著录,甚至缺乏一套整理图像的主体和方法。”而张弘星先生主持的“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代表了一种提供深层次信息的新型图像数据库。由于“中国图像志索引典”对于语义标注的注重,针对艺术品主题、流传脉络等的研究有了实现的可能。除此之外,国内元数据标准在指标设置和信息著录方面缺乏对文物之间关系的考虑,而一件文物与其他文物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关系,如整体与局部,整套与单件、属于同一系列等等。





03

国内典藏机构元数据应用现状


图片
图片

国内典藏机构包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著录并没有遵循国内外成熟的艺术品元数据标准,而是在实践中建立了各自的馆藏数据库标准,在藏品分类、标引规则、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自成体系。如表1所示,仅以分类为例,国内十家博物馆官网所使用的标准各异,建立映射存在一定难度。这种差异和各自执行不同的标准给文物信息的共享带来了困难,给文物资源共享造成一定的障碍。此外,艺术品术语往往存在多种表述,博物馆所使用文物艺术品的命名规则只采用其中一种而不加标注,这也会影响数据库的查全与查准率。目前,对同一图像的描述采用多种元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在方法论层面已经成熟,可以有力地支持图像的多维度语义标注。这也需要各大图像库更进一步地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数据的语义互操作。


微信图片_20230907085441.png

表1:国内博物馆文物分类标准示例


当然,典藏机构的管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也有所创新。现阶段的文物元数据标准仅针对文物的核心共性,难以满足文物的多元质地与深刻内涵。国内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基于通用元数据标准对特定地域背景下的某一类艺术的其历史、材料、工艺、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分析,开展了特定门类艺术品的元数据研究,如杨伊文的平遥漆器元数据研究、杜浩的剪纸艺术元数据研究、卢靖的黔东南苗族刺绣纹样元数据研究,梁嘉、王庆与赵颜的广西世居民族传统服饰元数据研究、练洁等人的革命文物元数据研究、张云中等人的唐三彩元数据研究、李晓玲的刺绣元数据研究、郭瑞芳和张会章提出的端砚元数据标准,等等。





04

总结


图片
图片

不论是数字艺术史研究还是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都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元数据标准,而建立良好的元数据标准要全面认知艺术品、充分反映文物艺术品的内涵特征、吸收应用已有的元数据标准,注重可扩展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现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亮.数字人文中的图像数据库和图像志索引典[J].美术观察,2021(04):24-26.

2.练洁,李娉,赵星宇.革命文物元数据标准研究[J].中国博物馆,2021(03):12-19+142.

3.杨敏,夏翠娟,颜佳.数字人文视域下图像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前瞻[J].图书馆杂志,2021,40(04):90-99.

4.金赛英.中外艺术图像元数据及框架探究[J].新美术,2016,37(01):129-132.

5.黄崑,王珊珊,耿骞.国内图像元数据应用研究现状与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04):60-66.

6.贾延霞,郑小惠.数字博物馆文物元数据需求分析[C]//.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2015:212-216.

7.王红梅.博物馆藏品元数据管理方案研究[J].管理观察,2015(17):19-20+24.

8.表1注释:列1为笔者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文物藏品管理相关标准规范中的分类标准酌情增删,仅作参考;列2至列11为各大博物馆官网藏品数据库采用的分类标准。



图片
图片

“DH新青年”是数字人文研究公众号面向所有高校在校学生开放的新栏目,发表与数字人文相关的理论探讨、项目设计、会议述评、读书心得、访谈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的学生习作。文章或其他形式的作品皆可,篇幅不限。投稿请发送至rucdh@ruc.edu.cn,邮件名格式:DH新青年+内容标题。欢迎广大心怀好奇、勇于探索的数字人文新青年在此试飞!




文案:史晓晗

排版:陈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