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学术

书评书讯|《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简评

2023-07-27

“书评书讯”栏目介绍海内外的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书籍或专刊,以其内容价值为选入标准,不限出版时间。栏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学生研究员团队主持,欢迎投稿:rucdh@ruc.edu.cn。

本期推荐人:

     管永康,南开大学文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640.jpeg

批判与超越:

植根社区的数字人文

制图方法与实践

——《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简评

(发表于《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第4期)

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承载者, 不仅是对地理要素的呈现,还是一种空间认知的表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以地图为媒介的空间认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被基于数据开发和资源获取的“工具理性”所局限,忽略了真实空间中地方更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文化生产,引发学界关于“数据正义”与“空间正义”问题的谈论。数字人文搭建了数字技术与人文理念连接的桥梁,规避了传统方法的局限,除了借助文本挖掘、GIS等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表现外,还介入到文化、社会、历史等问题域,打破了知识获取、样本比较、数据分析、结果表现、价值阐释等一系列实践环节的固定模式。但在具体项目中,如何通过制图实践来获取地方独特的文化知识、其理论依据与方法范式是什么,是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空间地理研究需要明确并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意识下,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讲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摩根·柯瑞(Morgan Currie)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博士、建筑师梅丽莎·米兰达·科雷亚(Melisa Miranda Correa)合著的《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The Culture and Communities Mapping Project,Palgrave Macmillan,2021)一书,将地图作为呈现政策成果和建立集体记忆的手段,总结了数据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制图理论,并基于对英国爱丁堡市社区为期三年文化制图实践项目的反思,归纳了开展数字人文制图项目的方法路径。这一方法路径有助于发现被主流话语所遗漏却对当地社区意义重大的文化场所,从而更好捕捉居民的声音和他们对城市的独特观点

该书共五章,分别是:1.简介:全球节日之城;2.文化制图的理论与方法;3.爱丁堡市的文化制图;4.新地理学、软件分类地理与网络地图;5.地图、记忆与地方故事。总体上,作者围绕数字人文理论指导下制图实践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即参与、数据类型、地图呈现和目标成果。

“参与”是文化制图项目成立的基础,社区作为拥有共同价值观群体的聚合单元,是开展文化制图项目的基础阵地。因此,明确社区居民的文化身份、选择合适的参与地点并依据其特性设计参与内容,是把握最终成果利益归属的重点。

在数据类型上,文化制图既要捕捉有形的物理资源信息,也需映射无形的情感故事和历史记忆。作者提出了四种数据类型的象限(图1)。第一象限是有形的定量信息,例如地理坐标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第二象限是有形的定性信息,例如对空间环境质量的具体描述;第三象限是无形的定性信息,例如价值观、口述历史;第四象限是无形的定量信息,例如地方的文化价值排名。在书中重点介绍的爱丁堡市文化制图案例中,组织者通过在固定社区开展研讨会和在城市中流动组织“巡回制图”活动来收集数据。过程中,居民以彩色贴纸的形式标注并用钢笔描述官方地图中丢失的文化场所,之后在小组讨论中描述他们在社区互动中文化故事,确定零碎标注中文化空间的坐标、数量和类别,并依据标注情况和讨论结果创建文化空间价值排名参考,形成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640.png

图1 数据象限矩阵

来源:本文作者改绘自

《文化和社区制图项目》第32页图

在呈现方式上,作者认为,虽然互联网中的数字地图可以摆脱地域限制,拥有更广泛的参与受众,但由于部分在线操作的门槛较高,为了避免出现“数字鸿沟”,在活动中,组织者通常会优先使用便于查看和标注的纸质地图来捕捉社区居民的情感记忆,之后再使用开源地理空间信息系统QGIS将四种类型数据呈现在不同形式的数字地图中;在目标成果上,数字人文制图项目重要的不仅是最终呈现的数字地图,还有过程本身。作者认为,优秀的文化制图项目主要目的是给予社区居民自豪感和身份认同,而不是为了吸引投资或旅游。在本书的案例中,经过文化制图项目,爱丁堡市的文化空间数量由最初的95个增加到759个,类型从6个发展到13个大类和近150个子类。数字地图中除了呈现出既有的地理信息外,还包含了包括爱丁堡市过去的奴隶贸易历史、现代公共艺术涂鸦等历史和文化数据,赋予了其存在的正当性。另外,公众还可以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地图中继续参与编辑和提供数据。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地图不再是绝对、稳定且权威的表述,而是转化为一种集体、动态且公共的财产。

概言之,该书对数字人文研究主要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贡献。首先,作者通过讨论数据的类型象限、收集过程、实践方法与呈现路径,引入了一种数字人文理论指导下制图项目的方法和模式;其次,该书尝试打破固化的地图认知话语,即地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最终的产品,而是始终处在持续性的、解释性的过程中,它融合了时间维度、个人故事、历史记忆和空间信息,是动态捕捉城市文化生活的迭代性工具。不过本书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作者基于实践案例的研究指出了现阶段完全依托互联网开展文化制图项目的时机尚不成熟,制图网站存在操作界面不友好、交互逻辑复杂等诸多问题,但在书中并未给出解决方案。

校对  张嘉玮

排版  王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