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新青年 | 在巴塞罗那大学学习数字人文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研学小岛”,作者王嘉成。
作者简介
王嘉成
巴塞罗那大学数字人文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学生研究员
Q1 为什么转数字人文
我本科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读翻译专业,硕士想去西班牙留学换个专业,巴塞罗那大学的老师看了我的本科背景(我本科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编程以及语料库还有计算机辅助翻译知识),推荐我和数字人文的老师聊一聊。
Q2 巴塞罗那大学数字人文专业情况
巴塞罗那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内容管理,另一类是数字人文,二者有许多相似的理科课程。前者更偏理工科,要求申请者必须有编程、数据库或者数学方面的学科背景。
我是文科生,因此选择了数字人文,其交叉性相对较强,申请者可以具有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等人文背景,也可以具有其他理工科背景。
对于数字人文的学生而言,学校会要求没有计算机背景的同学提前三个月开学学习预科知识。预科课程主要有两个(XML语言以及应用统计学)。
(图为巴塞罗那大学)
第二学期,学习语料库的制作与应用(AntConc、Linux)、地图学(包括制作各类人文地图)等。
我们专业大部分老师从事的都是数字内容管理和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比如WikiData,知识图谱等。此外还有一些老师从事文化遗产的数字管理。其余就是人文地理、性别等方面的研究。整个学院的研究领域交叉性非常强,包含了人文、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
Q3 参加了哪些数字人文项目
我被分配到了一个研究跨性别教育与多媒体方向的研究小组,在此期间,我完成了一篇会议论文(ISBN: 978-84-09-51965-1)以及相应的数据可视化工作。
此外,我和我的小组一起制作了一个数字博物馆项目(https://imagenensayo.info/omeka/),其中有一个视觉艺术的数据库。其目的是能够后续将所有同类型的视觉艺术作品按照Dublin Core的元数据标准根据分类存储起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扩充。
(图为嘉成小组合作制作的数字博物馆项目)
关于制作的游戏,我是利用课余时间以及3D建模课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学习了Unity。其中我负责了建模和环境搭建。我的数据库老师帮我修改代码。主要利用的软件就是Maya以及Unity。
巴塞罗那大学的数字人文专业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培养集中在人文遗产、历史和地理方向。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培养上,也集中这个方向的工具使用,比如对不同国家采用什么地理模型,如何计算基准点,如何使用合适的ESPG(维护着空间参照对象的数据集),然后如何用QGIS,ArcGIS等地图制作工具。
(图为ArcGIS地图制作工具)
Q4 西班牙数字人文研究特色
我认为西班牙数字人文研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跨学科性:
西班牙数字人文主要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语言学、考古学等领域。将这些人文学科的研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利用这些学科的资源探索一种新的分析和呈现方式以便在后续中能够开发出新的工具和内容。
计算人文:
利用数据挖掘、文本分析、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手段,帮助研究者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人文学科的大规模文本数据与图片视频数据,揭示出文字语义之间、图片视频背后隐藏的关系。
数字档案与数字遗产:
西班牙非常重视文学档案以及遗产的保护和弘扬。该项研究致力于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的数字档案和数字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且数据库是开源的。
公众参与与社会影响:
研究者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使人文学科的研究对社会产生影响。此外,数字人文还鼓励公众参与到研究中来,例如通过众包和协作式研究等方式,促进公众对人文学科的参与和理解。
总的来说,西班牙数字人文领域最大特点就是,结合了一些具有本国特色以及其侧重弘扬的人文学科资源,比如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多)、历史(主要是大航海时期)、艺术、考古学等。
Q5 如何理解数字人文
我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大学的数字人文项目和研究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性。
西班牙:
其文学底蕴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体系非常庞大,所以研究主题以及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上也都是围绕这些方向进行。比如此前我利用GIS工具设计了一个阿尔罕布拉宫的数字叙事网站(https://arcg.is/0WyjOW0)。
(图为嘉成设计的阿尔罕布拉宫数字叙事网站)
美国纽约:
纽约一些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主体偏向艺术领域,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偏向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呈现。这可能会在个别学科的教育上有一些不同,比如有些大学在数据可视化课程中会教学生如何使用AE、Illustrator以及其他平面制图工具,有的学院在录取上甚至要求学生有设计学、动画学等艺术类背景。
中国:
我们系主任认为每个大学的数字人文课程设置除了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数字化工具以及基础的编程知识等)之外,还需结合当地城市/学校资源/教师团队的研究目标。
假设要在西安开设这样的培养体系,那么理想的研究主体就是易得的西安文物、建筑物古迹等。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做相应的增加,比如可以加强3D建模技术、数字叙事工具、GIS制图以及数据存储工具等培养。
假设在深圳,其历史底蕴可能没那么高,以偏重数据库的应用以及数字叙事的培养或许更好,对于古籍、古迹数字化的培养比重可以相对减小。
采访、编辑:张钰鹏
最新公告
-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招聘&...
2021-01-11 -
2020数字人文年会
2020-10-18 -
2020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 2020...
2020-10-16 -
会议预告2020年数字人文年会(DH 202...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