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学位课程《新媒体艺术》结课仪式 暨“数字人文视域中的跨学科合作”云会议成功举办

2020-07-01

2020年7月月1日中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学位课程《新媒体艺术》通过“云课堂”的方式结课。《新媒体艺术》属于数字人文荣誉学位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板块,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主授,艺术学院研究生牛嘉利担任课程助教。课程汇集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法学院、信息学院不同学科专业的23名本科生,以“虚拟体验与真实重构”、“媒体艺术的跨领域合作”、“艺术个体与创作万象”、“数字游戏中的文化复刻”、“新媒体艺术中的空间转向”五个跨学科小组展开了为期16周的新媒体艺术教学研究。

1-5.jpg

2-7.jpg

此次“云课堂”结课延续了腾讯会议的在线课堂形式,由主讲教师郭春宁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冯惠玲教授及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们,加小双老师、王彦妍老师、霍朝光老师、傅予老师等莅临指导,“云课堂”还特邀来自上海大学王丽华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数字人文专家黄佩教授、黄淼老师和人大艺术学院跨学科专家刘洁副教授、杨洁老师点评指导。

郭春宁首先介绍了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并结合近期数字人文的一系列工作坊和国际交流总结了数字人文的跨学科引领性。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跨学科发展,可以看到借由《词与物》(米歇尔·福柯)、《人类学的邀请》(卢克·拉斯特)、《写文化》(马库斯、克利福德)等经典研究,哲学、考古学、人类学提供了重要的跨学科思路和合作方法。而近三十年来数字人文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激发了新的跨学科共振,从《新媒体语言》(列维·马诺维奇)、《电子时代的艺术》(弗兰克·帕伯)乃至2019年的《数字人文争论》(马修·戈登、劳伦·克莱),基于数字文本-图像的结构化研究启发了新的文化阐释和艺术表达。《新媒体艺术》课堂在本学期中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深入探究跨学科理论演进和艺术语境更迭,分享了关于“语言转向”、“空间转向”、“记忆转向”的跨学科趋势,同学老师在交流讨论中形成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

3-4.jpg

4-4.jpg

课堂中五个同学代表合作小组进行发言和成果汇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主题:


(1)《我们的数字存在也将归于虚无?——对Hash2ash在新媒体艺术语境下的探讨》,刁舒宁(哲学院)

(2)《沉浸式VR舞蹈之旅》,黄敏(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3)《万像人间——JR和他的艺术价值观》 姚瑄(法学院)

(4)《剑法·侠道·诗性 ——手游〈说剑〉与其背后的文化传承》李晨(文学院)

(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泰斯·比斯克作品探究》山达拉·努拉合买提(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5-4.jpg

6-4.jpg

7-3.jpg

8-2.jpg

点评

课程点评主要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是来自上海大学的数字人文专家王丽华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洁老师、杨洁老师基于“数字人文视域中的艺术万象与真实重构”进行点评。王丽华老师高度评价了人大数字人文学科的建设优势和同学们的精彩展示,重点点评了刁舒宁同学基于数字人文视角提出关于“存在”的本体论思考极具创新性,数字空间的重构议题将激发关于真实的多元化界定。王老师也特别分享了她参与的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竞赛辅导的经验,鼓励同学参加比赛,推进跨学科语境中的项目合作。刘洁老师从音乐的语言转向出发,肯定了姚瑄同学所关注到的“艺术语言”转向,在新的艺术语境中,艺术创作突破了媒介、空间、类型的界限,面向现实问题的挑战,提出艺术超越创新的方法。杨洁老师基于多年舞蹈教学的经验,点评黄敏同学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分析舞蹈的汇报,提出新艺术技术环境中“身体美学”更需要互动性激发和深入讨论。

9-1.jpg

第二个点评环节由来自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系的黄佩老师和黄淼老师展开,围绕着““数字人文”视域中的空间转向与文化复刻”这一主题,两位黄老师分别从数字人文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数字“具身性”分析。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佩老师结合李晨同学的游戏研究肯定了基于案例的侠文化历史梳理,也提出了游戏衍生文本对于文化时空的重新构建。黄淼老师从数字时代的具身思考出发,重点评价了山达拉同学的汇报,基于互动体验的荷兰艺术家关注人类与塑料废品和环境的关系,也突出了数字人文研究更需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方能形成有创见的成果。

10.jpg

11.jpg

12.jpg


第三个点评环节,来自人大数字人文荣誉学位实践课程组的专家们在“数字人文与媒体艺术跨领域合作”中进行进一步分析。傅予老师代表课程组重点从技术管理、艺术创作和前沿理论的结合进行分享,重点点评了同学们提出的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维度关照,既可以从静止/流动,单向/多元,及互动性比较,也可以在新的框架下思考数字媒体和数字人文,跨学科合作能够突破二元论比较,提出更为动态的视角。

13.jpg

全程在线指导的冯惠玲教授对课程总体精彩总结,也对全体同学殷切寄语。冯教授了分享了数字人文学科的演进和名称更迭,指出“数字人文”经过“人文计算”等名称,进一步突出了人文性和跨学科性,也引发了全球化的学术关注和研究转向。冯教授指出数字人文课程旨在培养超越性思维融入新的知识结构中,即如同《全新思维》(丹尼尔•平克)中所指出新的时代需要的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即“三感三力”,才面对指向未来的挑战。

14.jpg

从单学科到融学科,冯教授也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首个建立数字人文学科硕士点的学校的好消息,“数字人文”硕士计划2012年秋季招生,将重点打造“数字记忆”、“人文数据建设与可视化”、“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三个方向,这体现出对数字人文的前沿探索和学科建设成果。由此,数字人文将以人文学科基本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中国人民大学形成更加完备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和研究平台,更新数字资源构建、推进学术活动理论、方法和功能的框架及跨领域项目实践。冯惠玲教授作为数字人文荣誉学位课程的主持人给予《新媒体艺术》课程高度评价,鼓励同学们有开放视野,从跨学科角度体验、探究艺术,从各自的学科背景提供了新媒体艺术与数字人文的关系研究。

15.jpg

《新媒体艺术》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它涉及的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对话仍在持续。“云课堂”的结课仪式同时也是“数字人文视域中的跨学科合作”项目的开启。该项目获得艺术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资助,由郭春宁老师、刘洁老师、杨洁老师、朱兴国老师、王传播老师共同策划,从设计、音乐、舞蹈、绘画和艺术史进行跨领域合作。该项目将进一步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课程体系合作,期待从数字人文与大艺术的方法、过程、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探索,推动知识创新和艺术服务。最后,主讲老师郭春宁也分享了《新媒体艺术》课程将成为人大国际小学期课程,在2021年暑假以英语授课,面向来自全球的青年才俊,进一步推进人大数字人文建设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