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

“北京记忆”项目《清陆军部衙署旧址》专题网站评审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2020-11-10

2020年11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学科平台项目“北京记忆”子项目“清陆军部衙署旧址”(铁一号)专题网站评审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召开。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他们分别是: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民国史研究院副院长牛贯杰教授,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杨东教授,科研处副处长关晓斌,校史研究室主任楚艳红,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先生,原《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文史专家陈原先生,以及“北京记忆”项目首席专家、一级教授冯惠玲,“北京记忆”项目研究员张世林研究馆员、马林青副教授和相关研究员,魔诺克思(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谭国剑先生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主持。刘院长代表学院欢迎各位专家、领导前来对“清陆军部衙署旧址”专题网站进行评审指导。

1.jpg

冯惠玲教授首先概要介绍了“北京记忆”项目整体情况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她指出,北京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并为城市发展和创新提供源泉和活力。“北京记忆”项目力图构建北京文化资源大型数字平台,挽救随时光流逝的城市记忆。构建北京数字记忆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该项目在专题网站板块建设开放的网站群,从城市布局、皇城古建、市民空间、文化习俗、制度人物等维度分别建设若干专题网站,每一个专题网站讲述一个方面的古今事迹,在专题的积累中展现北京的完整风貌。每个专题网站都是一部超级“数字出版”,具有多资源、多维度、多媒体、多学科、多主体、多收益、深度研究与数字创意并存的特点。通过文化传承传播延续北京气质文脉,通过积累数字资产构建人民大学的时代学术,通过人文+数字+资源管理以及理论+方法+创新创意达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2-2.jpg

魔诺克思(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谭国剑接着介绍了“北京记忆”项目主站和“清陆军部衙署旧址”网站技术设计思路,向与会专家操作演示了北京记忆主站的开场动画、专题网站布局、清陆军部衙署旧址网站的内容、我的北京记忆互动资源站以及数字资源库等栏目。


专题负责人张世林研究员汇报了“清陆军部衙署旧址”专题网站的建设情况。清陆军部衙署诞生在新旧政权更迭、东西方思想激烈碰撞的晚清。在其一百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这座建筑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注定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可谓一座晚清陆军部衙署,半部中国近代史。作为由我国本土设计师自主设计的中国第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军事衙署,其庄重威严的外形、精湛的工艺、精美的砖雕装饰、通透的环形长廊,成为二十世纪初以来至今无法超越的建筑精品,是中国建筑师和工匠在本土建筑的文化语境中加入西方建筑语言的成功尝试。从历史价值看,她不仅承载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而且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在建筑语言上的交融。这也是这座大楼之所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现在她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区的一部分。将这一文物作为“北京记忆”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并向社会展示,无论对北京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是对文物建筑本身价值的传播以及对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建设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文物建筑参与到宏大的历史叙事当中,正是这个专题的价值所在和需要展示的东西。网站在首页外包括六大部分内容,分别是“衙署前生”、“衙署兴建”、“衙署空间”、“衙署沧桑”、“衙署保护”、“衙署归宿”。网站设计风格上力求体现厚重、内敛、大气、唯美的气质。网站在保持北京记忆网站一贯的学术性、专业性特色的同时,集网络技术、3D、VR、动漫、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数字技术于一体,力求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呈现专题内容。网站技术设计上,首页采用全屏幕流式布局结构,带给用户沉浸式布局,全站支持响应式布局,无论在电脑端和移动端,都能有友好的阅读效果。希望通过富有韵律的交互设计,将项目组多年来积累的文档资料及音视频素材有机的组合起来,展示这座建筑所特有的文化魅力,让更多人愿意走进这里,去了解这座饱经沧桑的建筑背后的故事。她还对在专题网站研究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3-1.jpg

随后,参会专家对“北京记忆”项目及其“清陆军部衙署旧址”网站进行了审评。校史研究室主任楚艳红认为项目的定位,内容,框架设计非常合理,有特殊的价值,其效果和即将产生的影响是前人所未曾实现、后人将从中受益的。这个项目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老校区网站建设中,积累的大量史料,不仅有着一般史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人民大学校史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希望项目组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其成为人大人校史育人和加强国史教育的一堂生动课程。


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高度评价了“北京记忆”数字记忆平台以及“清陆军衙署旧址”专题网站,认为清陆军部衙署旧址专题网站为今后对这座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是历史学者应该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历史学院愿意积极参与到该专题的后续研究中。民国史研究院副院长牛贯杰教授认为专题网站内容全面,框架充实,集学术性与展示性于一体,肯定了该网站中的数字呈现方式,尤其是3D全景建模等方式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古建的全貌与细节,建议对“清陆军衙署旧址”的更多历史细节进行深度探讨与挖掘。

4-1.jpg

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认为,老校区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实现了从王府到官府到学府的变迁,充满历史的纵深感,是人民大学深厚办学积淀的重要支点。国内大多数纪念地旧址都是先有旧址本体服务,再有线上数字化成果,“清陆军衙署旧址”网站建设探索了旧址保护利用的新思路,即从充分的研究入手,建设完备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反推实体的开放服务,为国内很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旧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道路。网站相关服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建议允许浏览者经过一定程序上传自己的档案资料,撰写心得游记,形成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数据库。


原《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文史专家陈原先生(笔名顾土)认为网站制作精美,对专题网站上呈现的记忆点有很强共鸣,是一种对集体记忆构建的好方式。自己从小在这座大院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大楼的每个角落都十分熟悉。这座院落里走出很多的名人大师,建议扩大搜集原住户的家庭或个人收藏,来更好地呈现这个建筑空间中所蕴含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


科研处副处长关晓斌认为,网站为学校增加了文化底蕴,具有科普价值、学术价值。建议进一步丰富资源库数据量,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扩大传播途径。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田苗副主任认为,专题网站是北京记忆从机构史、城市史角度的成功展现,充满人文情怀。这种历史构建的方式由高校学者来主导,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对于图书馆领域也有很好的启发价值。在整体呈现、数据关联、内容挖掘等方面都是有益的探索。建议借鉴新加坡模式,加强平台化建设,在数据共建共享、文创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杨东对“北京记忆”项目的总体进展与“清陆军衙署旧址”专题网站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认为网站做到历史、文化、数字的结合不易,属于交叉学科的融合,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方面树立了榜样,也是校史、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北京记忆”项目模式思维前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学校科研教学树立了标杆,是学科新的增长点,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学者为社会记忆留存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继续发展。

5-1.jpg

冯惠玲教授做了会议总结,认为这次评审会议带给我们很多观念、思路的新启示。项目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很不容易,但是大家倾心投入,付出了很多艰辛与努力,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项目组将坚持做下去,使“北京记忆”成为优质的数字文化平台。最后她对各方面专家、学校各部门对“北京记忆”的大力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

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