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院际合作研讨会举行

2020-08-08

2020年8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院际合作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530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数字人文研究》执行总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艺术学术院长牛宏宝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授,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浒教授,国学院党委副书记华建光副教授,国学院副院长吴洋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秘书长、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明辉副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

1-7.jpg

会议开始,冯惠玲主任以“数字人文发展动向及我校已知进展”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从数字人文前史、数字人文的概念与全方向发展、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境内外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进展、数字资源平台、境内主要学术刊物、境外内专业教育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教学与中心筹备中的工作基础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强调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进一步实现“研究-教育-实践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在报告过程中,冯惠玲主任还展示了所带领研究团队所开展的包括北京记忆、人大老校区记忆、高迁村数字记忆等数字人文领域相关研究成果。

交流探讨

2-9.jpg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数字记忆领域中的学科特长,以及对于各学院相关专业之间展开研究合作的期望。研讨过程中,刘越男院长提出了在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建设方面形成特色成果并反哺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以及通过跨学院之间有效整合推进数字人文专业教育创新的构想。此外,刘院长还希望在《数字人文研究》期刊建设方面能够得到各个相关学院的支持。


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肯定了数字人文对于学校人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可以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自觉地开发设计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教育来推进数字人文领域的深入发展,并面向国内外统一发布。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浒教授提出了开展地方志领域数字人文研究的机会与优势,希望可以通过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技术层面的合作来有效推进清史领域各类历史档案的整理与内容挖掘。


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也非常肯定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价值,特别是随着“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立,数字人文也将迎接更大的学科发展机遇。同时,臧峰宇院长也介绍了数字哲学领域的研究实践与构想,以及上述实践对于数字人文实验班建设、数字人文研究深化、数字人文硕士点前瞻性设计的借鉴意义。


艺术学术院长牛宏宝教授介绍学院相关教师在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尝试,提出了艺术学科在数字人文领域可能的研究机会。牛宏宝院长认为除了把传统资源数字化之外,更需要把握数字人文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数字人文与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最朝阳的学科机会展开前瞻性的规划。


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授也认为数字人文这个选题非常具有实践与科研的前瞻性,并且应该尽快把数字人文做深做实。为此,在理论研究层面要尽快抓住更加有特色的统领性的研究主题,在技术实践层面拿出代表性的项目成果,迅速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形成影响力。另外,在推进数字人文实验班方面,应抓紧推进面向人文专业学生推广数字人文领域的技术类特色课程。


国学院党委副书记华建光副教授探讨了国学院在数字化领域的潜在机会以及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相关技术支持层面的需求,另外也提出通过将相关课程与纳入“强基计划”、通识核心课等的方式来加强数字人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可能性。国学院副院长吴洋副教授也对于《数字人文研究》期刊建设、数字人文相关数据库开发提出了建议。


建设共识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相关学科建设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数字人文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未来数年发展的大事件,是发挥我校人文研究重镇作用的前沿阵地,对于我校深化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融学科创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尽早推动,加强整合和联动;


第二,数字人文研究-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学校新文科建设意义重大,应该加快梳理和整合各个学院在人文领域的特色数字资源,构建统一的数字人文资源平台;


第三,结合国家对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和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与目标,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创新数字人文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推进发展数字人文跨学科、跨学院的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调动和整合校内外各类学术资源加强数字人文领域学术期刊建设,在相关科研考核政策、刊物建设经费等层面为我校筹办的《数字人文研究》期刊争取必要的支持,尽快建成数字人文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最后,冯惠玲主任对院际合作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表示本次研讨对于拓展数字人文研究与教育很有启发,后续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与人文学科各个相关学院一起共同推进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