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年会顺利召开

2020-12-29
2020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20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二层多功能厅顺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慧林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关晓斌副处长等出席会议。数字人文研究中心10位学术委员会委员、56位研究中心研究员到场参加了本次年会。


1.png.png

2020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年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2.png.png

会场全景


本次年会开幕式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越男教授主持。开幕式伊始,刘越男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表达了对全体参会者的热烈欢迎。


3.png.png

刘越男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第一项,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对中心概况作简要介绍。冯惠玲教授基于国际国内蓬勃发展的数字人文运动阐释了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价值,梳理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基本架构与2020年开展的主要活动,强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将不忘初心,立足新高地、新生态、新文科与新基建的背景,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发展。


4.png.png

冯惠玲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刘元春副校长高度评价了数字人文研究对于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及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在2020年的工作成绩,指出数字人文资产是高价值的文化资产,数字人文研究是人文学科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协同创新的表现,能够促进数字技术与方法在中国人民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中的应用,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表示学校会高度重视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加强资源支持,以数字技术赋能人文发展,将人文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底蕴。


5.jpg.jpg

刘元春副校长致辞


会上,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隆重举行了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研究员的聘任仪式,由刘元春副校长为11位学术委员会委员与研究中心领导、秘书处人员颁发聘书,由刘元春副校长与冯惠玲教授共同为来自10个学科共15个单位的全体64位研究员颁发聘书。聘任仪式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斌教授说明了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权利与义务。


6.png.png

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


7.png.png

研究中心领导与秘书处人员聘任仪式


6ce845c153e49ad381870567becaff4.jpg

967228608167e8e865c099a8d22c500.jpg664d334b9391b99c6206d5058cf36eb.jpg5b5391e4a9d68384c5704e5afc1792d.jpgb78277048ce687d3a4a763e1e562479.jpgd9fb0449abd367c489101268b5fc016.jpg

刘元春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为中心研究员颁发聘书




9.png.png

张斌教授介绍研究员权利与义务


随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举办了官方网站启动仪式,先由网站主设计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涛副教授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概况进行简要介绍,接着由刘元春副校长、杨慧林教授、邓小南教授和陈涛副教授共同启动了数字人文中心官方网站。


网站启动仪式




10.png.png

陈涛副教授介绍网站与公众号设计


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心LOGO启用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教授以及LOGO设计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安姚舜副教授,共同启动了象征“无限大”的官方LOGO。随后,设计者安姚舜副教授对LOGO的寓意进行了详细解读。LOGO中字母“DH”是数字人文英文“Digital Humanity”的缩写,为整个LOGO的核心要素,点和线寓意学术社群愈发密切的连接。LOGO的主形态是数学中的无限符号,寓意数字人文的无限可能性。无限符号的下半部分象征着数字人文中学术研究与表达的平台;无限符号的上半部分是线性形态,强调实现人文领域的轮廓重绘。LOGO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紫色,其中蓝色寓意广阔博大,也是科技与睿智的表达;紫色本身代表崇高和永恒,由代表理性的蓝色与代表热情的红色混合而成,寓意数字人文研究既要充满热情,也要保持学术严谨性,凸显数字人文研究的独特价值。


 LOGO启用仪式




11.jpg

安姚舜副教授介绍LOGO设计


开幕式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党委副书记、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建光副教授主持研究中心工作回顾和发展计划讨论环节。


112.png

华建光副教授主持工作回顾与发展计划讨论环节


议程第一项,由代表研究员共同完成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一年历程快闪,回顾过去一年中心的主要成绩。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学术活动及成果,包括举办院际合作研讨会、协办全国数字人文年会、参与多个专项研讨会,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报告,并有多个项目立项、获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介绍了数字人文教育项目,包括本科荣誉学位、双学位实验班、硕士学位三个正式学位项目,以及数字清史课程讲座与实验室、数字记忆思政名师工作室、“数字记忆厚重人才计划”、数字人文实验室、学生研究员等其他教育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党委书记李红宇教授对中心承担的国内数字人文领域第一本有正式刊号的期刊《数字人文研究》作简要说明,介绍了办刊宗旨、理念愿景、基本内容、读者对象、期刊团队、选题范围与装帧设计等。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马林青副教授从历史发展、运作模式、成果展示等角度对北京记忆”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历史学院丁超副教授则以视频展示了“四维北京”项目;历史学院萧凌波讲师从教学教材、项目基金、数据建设、科学研究、海内外交流等方面介绍了“数字清史”项目的基本情况;国学院副院长吴洋副教授则介绍了“西域文献库”项目,项目将依托中华古籍西域古典文献全文数字化平台与中国图像、名物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人文“一带一路”,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宋姬芳研究馆员从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对象、研究框架、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工作基础等几个方面介绍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红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情况。艺术学院郭春宁副教授以“我的数字人文”为题,介绍了其所参与的一系列数字人文活动,包括教材与专著出版、国际小学期项目、特色讲座与数字人文竞赛等。

112.png

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640 (5).jpg640.png640 (6).jpg

图片上发言者依次为:顾亚奇教授、刘越男教授、李红宇教授、马林青副教授、丁超副教授、萧凌波讲师、吴洋副教授、宋姬芳研究馆员、郭春宁副教授


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21年工作讨论议程中,冯惠玲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中心2021年的发展计划,随后学术委员会及全体研究员开展了讨论。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慧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贾君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塔娜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关晓斌副处长等先后发言,纷纷对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过去一年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加以肯定,表达了进一步支持中心工作、促进数字人文研究的心愿。

640 (7).jpg640 (8).jpg640 (9).jpg640 (10).jpg640 (11).jpg640 (12).jpg640 (13).jpg640 (14).jpg640 (15).jpg640 (16).jpg640 (17).jpg

图片上发言者依次为:邓小南教授、杨慧林教授、臧峰宇教授、牛宏宝教授、黄兴涛教授、刘后滨教授、乌云毕力格教授、贾君枝教授、塔娜副教授关晓斌副处长


2020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年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第一次全体大会。此次年会的举办为中心研究员提供了宝贵的分享与交流机会,在回顾与展望中为全体研究员未来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合作指明了方向。数字与人文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理论与方法的交融、前沿与反思的并行,必将丰润数字人文的成长。期待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根深,枝繁,叶茂,花盛,果香!



附  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


主任: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

委员(按姓氏拼音):

陈剑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邓小南     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一级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李红宇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党委书记

刘后滨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

刘越男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

牛宏宝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乌云毕力格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