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古籍数字化再造的逻辑与进路
2022-09-06
转载请注明:“刊载于《数字人文研究》2022年 第2期”;参考文献格式:雷珏莹,侯西龙,王晓光.数智时代古籍数字化再造的逻辑与进路[J].数字人文研究,2022,2(2):46-56.
全文PDF已在知网、万方及编辑部网站(http://dhc.ruc.edu.cn)上发表,此处参考文献从略。
数智时代古籍数字化再造的逻辑与进路
摘 要:随着古籍保护计划和古籍数字化出版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古籍数字资源。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来实现古籍蕴涵的优秀文化基因的提炼、展示与活化利用,逐渐成为新时代古籍数字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文章在古籍数字化基础上提出了“古籍数字化再造”的概念,辨析古籍数字化与古籍数字化再造工作的区别,提炼古籍数字化再造的理论基础,从载体记录层、内容组织层和表现应用层构建了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堆栈模型,并从理论、技术、用户、机制、模式五个维度提出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实现进路,为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活化利用提供参考。古籍数字化再造是未来古籍活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提供新的指导理念。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再造;智慧数据;数字人文;知识组织
作者简介:雷珏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侯西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王晓光(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E-mail:wxguang@whu.edu.cn。
0 引言✦
1 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基本逻辑✦

2 古籍数字化再造的理论基础✦

2.2 文化基因理论
2.3 数字记忆理论
2.4 智慧数据理论
3 古籍数字化再造的堆栈模型✦

3.2 内容组织层:从孤立文本到知识网络的再造
3.3 表现应用层:从线性阅读到多维交互的再造
4 古籍数字化再造的进路✦
4.1 理论维:发展古籍数字化再造理论
4.2 技术维:突破古籍智能分析与计算关键技术
4.3用户维:分析不同目标用户的再造需求
4.4 机制维:设计不同主体机构协同参与机制
4.5 模式维:探索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共创模式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