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学生活动报道

DH脑洞丨请设想一项数字人文应用项目(下)

2020-12-24
Snip20201224_127.png


课程介绍

数字人文导论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学位课程体系。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方法和项目的广泛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字人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动向,激发其探索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热情,培养其进入数字人文领域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课程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历史源流、发展脉络、基本方法和技术、前沿议题等知识内容的基本认知,能正确认识数字人文学科中存在的机遇和局限,并能在对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数字人文项目的自主设计。


课程接近尾声,老师终极提问:


请设想一项数字人文应用项目,重在理解应用范围和可能效果。


10


中国地域的民歌地图


背景:民歌是中国各地传统的民间艺术,带有强烈的地方方言特色与地域风格,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劳作方式的深刻改变,除了一些已经具有知名度的民歌,如《茉莉花》、《绣荷包调》等,许多传统民歌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实际上,传统民歌作为研究地方社会历史的真实而生动的素材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许多民歌只留有声音资料,词曲都无法直接获得,甚至有些只流传在当地人的口中。此外,民歌并非固定不变的,是具有地域流传性的,如《茉莉花》本为江苏民歌,却在不同历史时期流传到河北及东北等地,不同地域的版本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这种民歌的渐变折射出来的是人口的迁移以及地域对于艺术的渲染。


设想:将民歌在中国地域的分布表现在一张地图上,并且在地图上表示出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域的版本,这张地图同时也是一个资料库,记载着每首民歌的词曲以及创作背景、年代等。

——国学院小Z

11


重大新闻事件影像数据库建设


今天的新闻会成为明天的历史。图片、视频等影像化的手段是对新闻事件最为直观真实的反映再现,也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或许会成为日后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源。设想能不能建立一个这样的数据库,里面可以涵括特定时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并对所有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分类,收录一下各方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影像资料,可供检索查询。


——新闻学院小Z

12


三维北京城门


之前看罗马重生项目的时候产生的一个想法:古时的北京有非常多的城门,但是许多已经灰飞烟灭,只有皇城为中心的地区保留了下来。但是对于北京来说是城市保存下来了,最能够体现城市格局特点的城墙却没有保存下来。因此根据现已不存在的城门的照片和还存在的城门,或许可以通过三维数字模型还原城门来呈现城市格局的特点和北京作为帝都的审美特色。


——信管学院小S

13


民俗知识图谱


将不同时间段的地方志中有关民俗的部分抽取出来,构建知识图谱,以不同时间段内的地图为背景,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系统地呈现民俗的变迁。呈现方式上,每个历史时期都以一年为单位进行呈现,展示一年中不同时间的民俗。访客可以选择两者浏览方式:一是选取某个区域,就可以按时间顺序显示当时的民俗的地方志原文文本信息和一些必要的现代文翻译以及关于这个民俗的照片或是手绘复原想象图;二是选取某个时间段,查看各地不同的民俗。同时也兼有检索功能,可以搜索某一时期各个地方的民俗或是某一地点各个时期的民俗,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于普通访客,还设置了发现民俗的板块,点击按钮就可以出现与访问日期最接近的某一节日各地民俗的文本信息以及图片信息。


——信管学院小C

14


视频影像检索系统


缘由:剪辑视频需要特定内容的素材、重温剧集想要寻找某个镜头或画面,在对视频进行特定检索时往往只能采用观看的方式对某一段画面、镜头进行定位,十分不便。


设想:将视频影像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标记、分类,如内容、风格、角度、拍摄手法等,沿时间轴进行标记,通过关键词检索视频片段,如输入雪景、院落、俯拍可以精准检索到符合相应条件的视频片段。或通过影像、色彩的对比分析,上传照片实现检索画面相似的视频。方便检索的同时,量化的分类标注可用于对影像作品创作的研究。

——新闻学院小F

15


近代书籍的“社会”网络


背景:对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往往需要围绕某些重要思想人物的重要著作展开,但任何一本著作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要考察整本著作在社会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各界对此的一种反应。


设想: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近代书籍的社会网络,以近代各种重要的经典的著作为中心,以网状形式展现每本书所引用的相关书籍,和在本书出版后社会各界对这本书的批评与评价,具体展现书籍所受到他人的思想和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并可以具体展现这些借鉴与评价的文本。通过这个网络的展现,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样一本经典著作,从淡单纯地文本分析到研究文本思想在社会中的传承脉络和传播与影响。最终甚至可以将不同地经典以网络联系起来,发现不同经典著作与思想家之间地关系与传承。

——历史学院大S

16


城市群历史变迁的可视化


背景:阅读地方志时,发现一个很小的行政单位也有丰富的信息保留下来,我们甚至可以知道一个小城里各种建筑物的具体建造时间、相对位置和主持建造人。结合现代卫星地图,则会发现相比于过去,该地今日的景象有重叠也有破坏。


设想:以某一个具体行政单位为例,通过整理现存的所有地方志资料,结合现在的卫星地图,将该地城市规划的变迁进行可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做一个城市群历史变迁的可视化处理,与数据库结合在一起,观者可以通过数据库了解到与某个地点相关的所有人物与历史事件。从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出发可以不断上溯到更大的区域,这种立体化处理可以体现行政区划不同等级的互动。

——历史学院小W

17


新闻报纸的可视化


背景:早期近现代报刊大多作为珍贵历史资料不轻易示人,即使有数据库,也是纯文本的形式或是原始报纸的影印,这对于回顾历史“新闻”、分析内在性关联等问题带来不便,会耗费很多精力。


设想:将《申报》、《大公报》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早期近现代报纸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建立报纸的数据库,做文本的词云图和地图模型(针对每一类)。以《申报》为例,将它77年间所有报纸上出现的事件发生地、人物的生活轨迹等内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将纯文本或图像之间难以被窥探到的趋势和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

——新闻学院小W